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- 测评 - 伺服系统技术的四种控制之美精确灵敏迅速与稳定相互辉映 测评
伺服系统技术的四种控制之美精确灵敏迅速与稳定相互辉映
2025-02-07 【测评】 0人已围观
简介导语:探索伺服控制系统的三大领域——速度、转矩与位置,深入了解其运作原理和应用场景。以下内容将详细介绍伺服系统的构成、控制方式以及响应速度的对比分析。 一、伺服系统组成 从上至下,我们可以看到伺服控制系统由多个关键组件构成: 上位机(PLC, 变频器等):作为信息处理中心,负责数据传输与信号处理。 伺服驱动器:桥接上位机与伺服电机之间,类似于变频器对普通交流马达的作用。 伺服电机:执行运动部分
导语:探索伺服控制系统的三大领域——速度、转矩与位置,深入了解其运作原理和应用场景。以下内容将详细介绍伺服系统的构成、控制方式以及响应速度的对比分析。
一、伺服系统组成
从上至下,我们可以看到伺服控制系统由多个关键组件构成:
上位机(PLC, 变频器等):作为信息处理中心,负责数据传输与信号处理。
伺服驱动器:桥接上位机与伺服电机之间,类似于变频器对普通交流马达的作用。
伺服电机:执行运动部分,接受来自驱动器的精确控制信号。
机械设备:将圆周或直线运动转换为所需形式。
各种传感器及继电器:检测环境信号,为上位机或驱动器提供决策依据。
二、伺服控制方式
三种核心控制模式:
转矩控制
通过模拟量设定输出转矩大小,如10V对应5Nm,当输入5V时输出2.5Nm。
应用在受力严格要求的缠绕装置,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。
位置控制
通常通过脉冲频率确定速度大小和个数确定角度,或直接赋值速度/位移。
适用于定位需求高如数控机床、印刷机械等场合。
速度控制
可以通过模拟量输入或脉冲频率调整转速,在有外环PID的情况下支持定位功能但需要反馈位置信号给上位进行计算。
三环闭环调节:
电流环(最内层):内部在驱动器中完成,由霍尔检测各相输出电流,与设定比较进行PID调节,以达到最佳输出电流并最小化功耗。适用于所有模式,尤其是转矩模式时运算量最小且响应时间最快。
速度环(第二层):利用编码器信号进行负反馈PID调整,其输出直接成为电流环设定的输入。在任何模式下都必须包含电流环,因为它是基础而且涉及到实际操作,即使是在其他两种模式下也会同时使用这两个循环以实现精确操控。
位移(位置)环(第三层):可在驱动器与编码之间建立,也可在外部与编码或者终端负载间建立,这取决于具体情况。此外,它们的设置对于任何类型都是有效,但通常对于其他两者的性能提升效果更显著,因此它仅当真实应用场景需要特别精密操控时才被广泛采纳,而不是默认选项。这意味着当使用此模式时,将会包括所有三个循環,从而导致最大运行效率,并伴随着最慢响应时间。